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米社书屋 > 现代都市 > 完整章节阅读七零养娃:从拿到女配剧本开始

完整章节阅读七零养娃:从拿到女配剧本开始

差点变成美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古代言情《七零养娃:从拿到女配剧本开始》,男女主角顾子意林君泽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差点变成美女”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然后顾知意不知道,顾巧跟她的交集多着呢。而原主之所以会有那些遭遇,也离不开顾巧的推波助澜。而被刘嫂子她们提及的顾巧,这会正被婆婆伺候着呢。一听说顾巧怀了身孕,陈家又拉下脸上门去求顾巧回家了,这可是她们老陈家的大孙子,可不得当金疙瘩一样供起来吗?又听说差点被顾家的嫂子推流产,一家姐妹都出动了,闹得邻里都看了笑话,最后无法,顾家给了十块钱的赔偿,外......

主角:顾子意林君泽   更新:2024-06-03 14: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子意林君泽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七零养娃:从拿到女配剧本开始》,由网络作家“差点变成美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古代言情《七零养娃:从拿到女配剧本开始》,男女主角顾子意林君泽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差点变成美女”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然后顾知意不知道,顾巧跟她的交集多着呢。而原主之所以会有那些遭遇,也离不开顾巧的推波助澜。而被刘嫂子她们提及的顾巧,这会正被婆婆伺候着呢。一听说顾巧怀了身孕,陈家又拉下脸上门去求顾巧回家了,这可是她们老陈家的大孙子,可不得当金疙瘩一样供起来吗?又听说差点被顾家的嫂子推流产,一家姐妹都出动了,闹得邻里都看了笑话,最后无法,顾家给了十块钱的赔偿,外......

《完整章节阅读七零养娃:从拿到女配剧本开始》精彩片段


这还是昨晚跟几个嫂子坐一起的时候八卦,顾知意听了那么一耳朵,没想到这会派上用场了。

林春花听见顾知意这些话,险些没气得仰倒。

他家里就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又生了几个丫头片子,好不容易生了个男娃,可不就跟宝贝疙瘩一样捧着嘛?

这说她的大孙子摔傻了,可不就是掏她的心窝子嘛。

可偏偏顾知意又一脸关心的神情,让春花婶子有气都不好意思发。

刚想说什么,找回点场子,外面又陆陆续续来了一拨人,走在前面的是林家的远房亲戚,就是当初跟顾知意一起去县城的刘嫂子。

只见刘嫂子还提了个篮子,后面来的妇女多多少少都跟林家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

手里都拿了东西,倒是不像林春花两手空空就上门了。

虽说顾知意也不在意这点东西,但好歹是个心意。

看到刘嫂子,顾知意跟林君泽都热情的打了招呼。

“刘嫂子,兰英婶子,大柱婶,还有桂花嫂子你们来啦,快来坐。”

一行四人走了进来,顾知意进屋搬了几张凳子,都坐在院子里。刘嫂子把篮子递给了顾知意。

“听说老四摔伤了腿,正好家里存了几个鸡蛋,你给老四补补。”

顾知意看了一眼篮子,用布垫着,粗略一看,大概有十来个鸡蛋。

顾知意忙推脱道:“嫂子,快拿回去,我已经让人去供销社买了。带回去给孩子补补。”

刘嫂子死活不肯接过来,“孩子都有,咱们两家还客气这些做什么?”

顾知意知道,刘嫂子说的孩子都有,肯定是谎话,这会,哪家的鸡蛋不是攒着去跟供销社换的,孩子十天半个月能吃上一回都是罕见的。

推脱了一番,刘嫂子坚决不肯拿回去,顾知意也就收了起来。

想着以后有好吃的给刘嫂子家的孩子拿一点,总不能让刘嫂子吃亏不是?

其他几位婶子倒是没拿那么贵重的,都是一些家里的菜啊。顾知意也就没有推脱收了下来:

“真是谢谢几位婶子了,我这刚回来,还愁家里没菜可以摘呢?”

大柱婶就是之前赶牛的大柱叔家的媳妇,大概是因为大柱叔赶牛车,多多少少有些油水,大柱婶倒是比一般的农村妇女要生得圆润一些。

“这家家户户都有的菜,要是吃完了尽管去我家的菜园子里摘,保准够。”

顾知意也就笑着应承了大柱婶的好意,就算到时候要摘菜,也是去摘老林家的呀,还能上别人家里摘不成。

跟几位婶子聊了一会,等几位婶子都走了之后,之前的刘嫂子还留了下来,林君泽已经上房间里了。

刘嫂子拉着顾知意神秘兮兮道:“小意啊,还记得之前跟你玩得很好的小姐妹不,就是那个顾巧啊”

顾知意在脑海中搜索了一阵,想起来了,之前在顾家村的时候确实跟原主玩得很好的,后来顾知意嫁了人她好像也嫁了。

顾知意点了点头,刘嫂子又继续小声道:“她不是嫁到城里去吗?听说啊,生不出男娃,被赶回娘家了。都在娘家这边住一个多月了,前两天啊,还跟她家嫂子打起来了呢?”

刘嫂子还卖起了关子。

“怎么打起来了?”顾知意也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嫂子有些嫌弃的道:“咳,还能是为啥?外嫁女动不动来娘家住大半个月,夫家那边也没人来接,这嫂子能看得过去才怪。”

顾知意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又问:“然后呢?”

顾知意觉得就这事,刘嫂子没必要故意来告诉自己,而且这里离顾家村也有一定的距离呢。

闻言,刘嫂子也一脸激动:

“你不知道,跟她嫂子打架,摔了一跤,见血了。可把大家伙吓坏了,上了村里的卫生所,说是怀了。”

顾知意听说怀孕摔倒也吓了一跳,而后问道:“那孩子没事吧?”

“还好没事,你说这真是作孽啊,差点孩子就没了,她夫家昨天不就去闹了,还跟娘家要了赔偿呢?”刘嫂子说完还啧啧了两声,显然不太认同这件事。

顾知意也就点了点头,虽然那个顾巧跟原主关系好,但是现在两人都已经结婚了。

顾知意不觉得以后还会有交集,听到她的事情会觉得同情,但也仅仅就是同情而已。

然后顾知意不知道,顾巧跟她的交集多着呢。而原主之所以会有那些遭遇,也离不开顾巧的推波助澜。

而被刘嫂子她们提及的顾巧,这会正被婆婆伺候着呢。

一听说顾巧怀了身孕,陈家又拉下脸上门去求顾巧回家了,这可是她们老陈家的大孙子,可不得当金疙瘩一样供起来吗?

又听说差点被顾家的嫂子推流产,一家姐妹都出动了,闹得邻里都看了笑话,最后无法,顾家给了十块钱的赔偿,外加二十个鸡蛋,才把陈家这一大家子给打发了。

要说陈家什么多,就是女孩多,家里就陈俊人一个男丁,姐姐们也都已经嫁出去,时不时的还得补贴一下弟弟。

所以可见,这会儿顾巧怀了陈家的第一个孙子,陈家人有多宝贝了。

所以回了陈家的顾巧,可谓是一雪前耻了,叫陈母要这个,拿那个的,陈母还不得不乖乖的伺候着。

陈俊人在胶鞋厂当工人,每个月都有十五块五的工资,在现在的人看来,还是一份体面的铁饭碗。

所以对于嫁进来几年肚子都没动静的顾巧,原本陈家想着的就是把她休了,再娶一个的。

按照陈家的说法,陈俊人铁饭碗在这里,多的是黄花大闺女贴上来。

不过这会顾巧怀了身孕,那就另当别论了。只要顾巧能把他们家的小乖孙给平安的生下来,那她就是陈家的大功臣。

顾巧躺在床上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嘴角扯了一抹得意的笑,看来老天还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关键时刻给了自己一个孩子,顾知意生了两个儿子又如何,还不都是泥腿子。

自己就不一样,孩子一出生,到时候再打点一下关系...


顾知意顾着做衣服,还是林君泽先发现的林母,喊了一声:“娘。”

大宝跟二宝两人又开始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跟着林母告亲妈的状。

“嫲嫲,妈妈就给妹妹做衣服,我跟大宝就没有。”

那个小嘴巴都快挂油瓶了。

“你们是哥哥,你妈这是先给你们妹妹做。”林母自己似乎也不自觉的被两个小屁孩给带歪了,也以为顾知意肚子里的是女孩。

毕竟小孩子的感觉不是说挺准的嘛?

听到林母这么说了,两人才一副那就好的模样,傲娇得要命。

顾知意看林母手里又提着一个篮子, 把手里的针线放进篮子里,撑着墙壁站了起来喊道:“娘,你这是又拿什么来了?”

林母把手里的篮子扒拉开,拿出一些蔬菜跟苦瓜给顾知意:

“菜地里刚摘的菜,给你们拿点,你们后院应该要过些时日才能吃。”

顾知意也没客气,接过了菜,去厨房放好顺便给林母倒了一杯水,而后道:“是啊娘,这些菜说起来还得谢谢你们呢。”

林母不在意的道:“都是庄稼人,顺手的事。”

林母把碗里的水喝完就准备回去了,顾知意想着,刚子也快回去了。

昨晚林母说安排吃饭的事情,刚好可以凑一起,一家人简单的吃顿饭。

也算是给刚子践行了,这一路也是多亏了有刚子在一旁帮忙照料。

就跟林母说道:“娘,明天晚上喊上爹跟大哥他们,到时候都来家里吃顿饭。

刚子估计这两天也要回去了,也当是谢谢人家照顾了君泽这么长时间。”

林母也知道这段时间辛苦人家刚子对老四照顾,难得来一趟,不请人家吃顿饭也说不过去,于是也就没拒绝:

“行,那你们安排,明天我跟你嫂子们早点过来帮你。”

“好,那就谢谢娘了。”

顾知意说完,林母又提着篮子回去了,顾知意也不准备继续做衣服了,把东西收了起来准备中午的午饭了。准备简单炒了一个苦瓜鸡蛋,再把昨天的肉割了点炒,做个汤就差不多了。

等到顾知意把饭做好,刚子还没回来,林君泽便道:“刚子应该赶不回来在县城吃了,我们就不等了,先吃饭吧。”

顾知意想也是,难得见一次战友,不得一起吃个饭好好叙叙旧。

没等刚子,顾知意也就带着大宝跟二宝去洗手吃饭了。

昨天顾知意做的牛肉丸也一块下了一块炒了,昨天是吃牛肉丸汤,今天顾知意是把牛肉丸切花刀。

炒出来色泽鲜亮,像是每一颗牛肉丸都沾满了酱汁,大宝跟二宝一上桌,就先把手伸到了牛肉丸的碗里。

两人自顾自拿着勺子舀了半天才舀到一颗丸子,就迫不及待咬了一口。

顾知意刚想提醒他们烫都还没来得及,二宝也是嗷呜一口,结果还是被烫到了,把丸子又吐回了碗里,看向顾知意伸出舌头,呼哧呼哧道:

“哈~哈~烫烫,妈妈烫。”

顾知意去给他们弄了点凉水,让他们漱漱口:

“叫你们心急,要吹吹,凉了才能吃,不然跟刚刚一样烫到痛痛。”

刚才烫到的记忆太深刻,大宝跟二宝也知道吃东西不能着急了,重新吃起丸子也耐心的吹了吹才吃。

顾知意看着两人笑,等低头的时候,看着自己碗里已经堆了不少的菜,顾知意又看向林君泽。

林君泽正低头在吃饭,也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怎么的,顾知意也不纠结,拿起碗也吃了起来。

吃完饭一家人消消食也就准备午休一下,等顾知意起床的时候,刚子已经回来了,院子里围了一圈的人。

而被围观的显然就是中间那一辆二八杠的凤凰牌自行车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出行都靠腿或者牛车的时代,有这么一辆自行车确实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这会也差不多上工的时间,老林家的人也都在,还在一旁问着林君泽呢:

“老四啊,怎么突然想着买这自行车了?”林父问

“爹,我想着我媳妇上县城也方便些,到时候大哥他们要用车直接来家里骑就行。”林君泽笑着跟林父道。

林父闻言也没说什么,倒是林母,一脸心疼:“浪费这个钱做什么?要去县城坐你大柱叔的牛车不是一样吗?”

林君泽是知道自己母亲的,倒不是林母不想花钱,只是在前几年饿怕了,有点钱也喜欢攒着。

所以听到林母这么说,也耐心跟林母解释:

“娘,这不是方便家里的事情嘛,刚好换到了票,不买也都浪费了不是。”

林母其实也就是发发牢骚,但是这会买也已经买回来了,林母还是挺高兴的。

村里真正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也没几家,还是她老儿子有本事,不声不响就整了一大件。

这边大人们准备上工也都散得七七八八,就剩下一些上了年纪没上工的老人还在一旁看着。

而大宝跟二宝两个娃跟着自己的小伙伴炫耀,炫耀完了又缠着林君泽载着他们去兜风。

林君泽腿伤还没好呢,被缠得没法,也只能让刚子带着两兄弟去溜一圈。

二宝坐在前面的杠上,大宝坐在后座,顾知意刚被一个大娘拖住了脚步,这会看到刚子要带两个孩子去溜圈,赶忙上前,叮嘱了大宝跟二宝:

“二宝要抓紧前面的把知道不?坐着就不能乱动,不然一会摔下来了。”

二宝坐在前面的横杠上乖巧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知意又看向后座的大宝,叮嘱道:“大宝,这个脚要撑开知道不,不然一会被轮子卡住,还有要抱紧刚子叔叔,知道吗?”

大宝也表示知道了,顾知意看着还不太放心,还想要说些什么。

二宝已经开始嫌弃今天的妈妈,太啰嗦了,忙说道:“好了妈妈,我跟哥哥都知道了。刚子叔叔我们快走吧。”

顾知意也知道两个小孩着急去兜风,而且刚子护着呢,也就不啰嗦,让刚子骑慢点。

于是大宝跟二宝就迎着一堆小屁孩艳羡的目光,在村里吸足了眼球,也过足了瘾。


坐在自行车上还不时传来“哦哦哦~刚子叔叔快一点”等等兴奋的小奶音。

顾知意刚才看到大宝坐在后座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有一个竹椅子绑在后座。

刚好两边有一个垫脚的给孩子放脚,也不用担心孩子脚被车轮子卡住,也不用担心孩子会摔下来了。

于是,顾知意就到房间里,翻出了笔跟纸,把这个椅子的草图结构给画了出来,然后看向林君泽:

“我想着在车子后座绑一个椅子,你会做吧?”

林君泽接过顾知意手里的草图,看了一下,也多亏了顾知意学设计出身的。

这张图一目了然,林君泽看了几眼也就清楚了大概的构造,说道:

“应该问题不大,我到时候让大哥去弄点材料过来。”

听他会做,顾知意也就点了点头。

现在这种椅子还不是后世那种钢铁材料,一些都是以竹子木头为主的。

因为这边盛产翠竹,家家户户想要做些什么都是上后山或者河边就能砍到,而且这种竹子生长的速度也很快。

像是可以拿来铲东西装东西的畚基,竹子编制的糠筛,还有做包子或者米粿放的“囊椅”北方那边叫盖帘。两者形状相似,只不过南方这边的,还会有包边,或者是围起来做成一个盆状。

顾知意想着既然要做座椅,干脆一起把林君泽的轮椅给做了吧。

这样刚子走了,林君泽想要上哪里也方便一点:

“要不你让大哥他们多砍点竹子,到时候给你做个轮椅推推。”

林君泽原本想拒绝的,但是刚子不在了,自己撑着拐杖也有点吃力,顾知意一个孕妇也不好让她一直忙活,有一张轮椅也方便点,便点了点头:

“行,我一会跟爹说一下。”

顾知意看着现在也不到吃饭的时间,打算煮点绿豆汤解解暑,就拿出绿豆让林君泽洗,自己则去房间里拿了一个砂锅。

家里的一个砂锅有点小了,顾知意是从空间里拿的一个大一点的砂锅,白糖倒是不用拿,昨天刚子上县城买了一些回来。

糖水没有下够糖都不好喝,只是现在家家户户糖油最是金贵,要像顾知意这样煮个糖水下白糖,可是不舍得的。

洗好的豆子顾知意先泡一会,刚子带着大宝跟二宝也回来了,两人下了车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看到顾知意在洗砂锅,二宝跑去了顾知意身边:

“妈妈,做什么好吃的?”

二宝别看人小,真的对于吃的,似乎天生就有异于常人的嗅觉。

这不看到顾知意在洗砂锅,旁边还放着绿豆,就猜想顾知意又在做什么好吃的。

顾知意故意不跟他说,旁边的林君泽还好笑的道:“你娘是给我做,你们没有。”

哪知,话刚说完,二宝就瞪了林君泽一眼:“爹坏。”

也不知道信不信,反正看向林君泽就是一副抢了妈妈宠爱的样子,憋屈坏了。

对着林君泽这个亲爹更是没有一副好脸色。

顾知意洗完锅先装了点水,看到二宝满身大汗,就准备拿毛巾给他擦一下。

等弄完二宝这边,看到大宝撑着双颊,一脸郁闷的坐在门槛上,顾知意走到旁边,摸了摸大宝有些湿漉漉的额头:

“大宝,这是怎么啦?”原本顾知意也只是随便关心关心。

谁知大宝还故作老成的叹了口气“妈妈,我怎么还没长大啊。”

顾知意有些好奇这孩子怎么突然会问这个问题“大宝要长大干嘛呢?”

“刚子叔说了,长大了才可以骑车啊。”大宝看向顾知意。

敢情是想骑车啊,对于一个三岁的娃,要骑车确实是要等好多年,不过这会儿顾知意却没打击大宝的自信:

“那大宝以后要多吃青菜,就能快快长大啦。”

大宝一脸惊奇的看向顾知意,“真的吗?”

得到了顾知意肯定的回答,大宝激动地道:“那大宝以后要多吃菜菜,快点长大就能骑车车了。”

那边的二宝听到这个也表示自己要好好吃菜,还跟顾知意说:“妈妈,那你晚上多做点菜,二宝吃。”

似乎怕顾知意晚上菜做少了不够他们两兄弟吃。

把三个大人逗得哈哈直笑,顾知意是觉得挺好的,能让孩子做吃菜,也算是解决了两兄弟挑食的难题了。

豆泡了一会,就倒进锅里,凉水就开始煮,放在小灶台。

顾知意就拿到院子,放点稻草杆子,点燃后再放点木头耐烧一点的。

大概二十分钟,绿豆的香味就出来了,顾知意拿着勺子一边搅一边看着柴火,大宝跟二宝也不嫌热,就围在炉子边看着。

绿豆的味道出来了,两人又是高兴的直叫。

顾知意觉得,小孩子的快乐有时候真的挺简单的,一点小小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快乐也会无限放大,还挺好的。

刚子跟林君泽出去了,顾知意就让大宝去厨房的桌子上拿刚才放在那里的一袋子白糖。

听说有糖,原本准备消极怠工的二宝也不偷懒了,跟着大宝就一起去了厨房。

顾知意等了好一会才看到两兄弟从房间拿着糖出来,两人的嘴角还挂着一些糖粒。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两人狼狈为奸一起偷吃白糖了。

“怎么这么久呀,你俩不会在里边偷吃吧?”顾知意假装没看到两人留在嘴角的证据,怀疑的问道。

大宝把白糖递给了顾知意,都不敢看顾知意,有些心虚,还是二宝反应快,连忙摆摆手:“妈妈,二宝没吃没吃。”

嗯,如果忽略你们嘴角的白糖粒可能我就信了。

顾知意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看向大宝跟二宝,说道:“擦擦你俩的小嘴。”

二宝还真就傻乎乎的擦了下嘴角,手里摸到了白糖,还又放进了嘴里,意犹未尽的舔了舔。

这下,都给舔干净了。

大宝看到弟弟这傻样,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眼睛滴溜溜的看向了顾知意,。

见顾知意没生气,才又放心的把手放下了。


顾知意虽然喜欢吃面食,但是对于干巴巴没什么味道的饼还是没什么兴趣,最后还是林母说可以刷点辣酱上去,顾知意才勉强接受。

顾知意觉得自己大概上上辈子是个北方人,才会这么喜欢面食跟辣椒。

顾知意去了房间,拿了一些肉跟水果糕点还有面粉,面粉是准备给林母给两个孩子下面条用的,一些白面掺和着玉米面。

实在是现在的白面太特殊了,顾知意也没好全部拿的白面,肉跟糕点跟林母说是孝敬他们的。

林母也知道顾知意是怕亏待了两个孩子,心里虽然不舒服,但是看到现在顾知意出门都知道惦记两个孩子了,也不去计较这些,就把东西收下了。

其实顾知意让林母带回去,确实也是想着到时候给两个孩子吃好点。也不至于她一走,两个孩子的伙食就下降了,她可是知道两兄弟那个小嘴馋的。

不过这年头,很多家里都吃不饱的,又有哪个孩子嘴巴不馋呢。

林母最后还是帮顾知意收拾了几件衣服才回了林家,林母刚走没一会,林父就把村里开的介绍信给顾知意拿来了,也不好在儿媳妇家里久留,说了让她路上多注意也就走了。

两兄弟今天难得的没有出去玩,就跟在顾知意身边,像两条跟屁虫。

顾知意走哪两人就跟到哪里,别看两人年纪不大,也是知道妈妈要出门的意思,所以今天就格外的粘着顾知意。

顾知意想着这次出门光是路上来回都快一个月了,再加上还要照顾病人呢。

索性也就让他们跟着吧,也不枉费她这几天的细心投喂,两个便宜儿子看来挺喜欢她这个妈。

顾知意这会特别自恋的想着。

收拾了一些换洗衣服,装了个包裹,顾知意想着到时候就借着包裹的掩护,拿点东西应该没什么事。

看了看时间,这会也到了快中午,又该去做饭了。

中午顾知意干脆就做了大米饭,这边的人还是以大米为主,顾知意没有出工,也就没有工分。

每年分粮食的时候,顾知意都是花钱跟大队上买的。为此林母没少念叨顾知意。

现在马上夏收完了,顾知意不出意外又该跟村里买了,想着那会自己估计不在家,到时候把钱拿给林母,让林母出面帮她买点吧。

虽然她空间买了很多大米,但是明面上没有啊,所以还是要买点装装样子的。

中午顾知意打算做个红烧肉炒个空心菜就行了。空心菜是早上林母刚摘了拿过来的,还很新鲜。

顾知意从空间拿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先把五花肉切成小方块,下锅焯一下水,撇出表面的沫沫,捞出五花肉,过几遍水,把表面的杂质给洗掉。再切点葱段、姜片,锅里放油先把冰糖下锅翻炒,炒到姜黄色,据说这是红烧肉上色的关键。

上辈子自己嘴巴挑,才学的了这一手的厨艺。

想到了上辈子,顾知意恍惚了一下,随后又把注意力放在了红烧肉上。

糖炒出色之后再下五花肉,上上色,把切好的葱段姜片以及一些香料,料酒生抽老抽等调料,下锅一起翻炒。

再下一大碗的温水,盖上锅盖小火炖上一个小时。

顾知意没好走开,灶上放了几把火,就去把米饭洗了,一出厨房,院子的温度跟厨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厨房真的是闷热,不是没办法,顾知意真心不想做饭。

把饭上锅蒸,不时来看下火候,等到红烧肉差不多炖好的时候,顾知意把之前煮好的鹌鹑蛋加进去,再炖一会就可以出锅了。

顾知意刚在做饭的时候,不好让两个跟屁虫跟着,就一人给他们拿了一本小话本,让他们自己坐在院子阴凉处,自己看书去。

两人字是不认识,但是图画还是能看懂的,时不时还凑过去看对方的,顺便交流一下“心得”,气氛也还算融洽。

等到顾知意把红烧肉开锅,闻到味的两人,书也不看了,放下书就往厨房跑。

顾知意一点都不意外在厨房门口看到这两个臭小子,干啥啥不行,鼻子可真是灵到不行。让两人先把手洗了,准备开饭。

这顿饭吃得两个小孩都吃撑了,好吧,似乎每顿饭都吃撑了的。不得不说顾知意还是很有做饭的天赋的。看这两个小子吃的样子就知道了。

看着有人这么捧自己的场,顾知意心里因为天热做饭带来的烦闷也消散了不少。

吃完饭一家人消了会食,还是去睡了个午觉,午觉起来,顾知意才想着做点明天带去火车上吃的东西,至少明面上要给人看。

先是从空间拿了点面粉,准备做点大饼,这东西虽然说干巴巴,但是确实耐放而且也能顶饱的。顾知意也没想搞得多特殊,在火车上人多眼杂的,吃大饼比较符合现在人的生活水平。

现在是特殊时期,还没到改革开放,顾知意还是知道要低调行事的。

等揉好的面发酵好,顾知意刷了点油,放点葱末跟调料,就把饼贴在锅边,烤焦放凉。想吃的时候都是用热水热一下。

不过这边属于南方,对于面食倒没有大米喜爱,就顾知意,两辈子都是南方人,但就是偏爱面食。原身跟顾知意的口味也挺相近的,所以也不怕被人看出什么。

把饼烙好,给两兄弟一人一半,啃着吃。顾知意一次性烙了挺多,想着还要林母帮忙买粮食,就干脆拿了几个饼就带着两个跟屁虫往林家走去。

一路上,不少妇女在村口的榕树下唠嗑,看到顾知意又是端着碗,看样子又是往林家去。不由纷纷八卦了起来。

“你说这老四家的,这几天尽往老林家送东西,真是罕见啊!”

“人家老四每个月都寄津贴,就顾家那位一个月两次墟市没去?有啥好稀奇的。”旁边一位比较胖的中年女人有些酸溜溜的道。

旁边有妇女阴阳怪气的道:“这还好不是我家的儿媳妇,不然就这败家法,家都给她败光了。”


最后贴上从空间拿出来的保鲜膜,再戳几个洞上锅中火蒸八分钟。

趁着这个功夫,刚好看到厨房里有胡萝卜跟几根葱,也洗了切成丝。准备炒一炒,一会放在蛋羹里。

蛋羹蒸好关火又闷上两分钟,把萝卜丝跟葱下锅翻炒两下,蛋羹出锅的时候刚好把萝卜丝放在蛋羹里。

粥也差不多能出锅了,从空间拿了几个虾饺放在碗里,很快一顿美味的早餐就上桌了。

两兄弟大概也闻到了香味,跑到了厨房,顾知意打发他们去洗手,自己拿了碗给三个人分别盛了一碗。

两个孩子洗完手也乖乖的坐在他们的专属小板凳上,当看到桌上色泽饱满,香味扑鼻的鸡蛋羹,不由都发出了惊呼声。

而后又看到另一个碗里,晶莹剔透的虾饺。

“妈妈,这是什么?”二宝好奇的指着碗里的虾饺问。

“好吃的,你吃吃就知道了。”顾知意没把名字跟他们说,就怕小孩子没个把门,出去乱说。

把虾饺一人夹了一个到碗里:“吃吧。”

大宝跟二宝终归还是小孩子,看到美食,嗷呜一声,抱着小碗就津津有味吃起来。

两人吃着有些粘牙但又很Q弹的虾饺,眼睛更是亮的吓人。

小小的嘴巴撑得鼓鼓的,像两只贪吃的小松鼠。

顾知意也坐下,拿起自己的那份小米粥喝了起来,看到两个孩子吃饭的样子,萌得不要不要的。

还不忘叮嘱:“慢点吃,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

很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便宜亲妈的角色里了。

“妈妈,这个白白的好吃。”大宝不知道这个叫什么,不过表面白白的,就叫白白好了。

二宝点头附和。

随后用勺子,笨拙的舀了一勺鸡蛋羹,好吃到眼睛都眯了起来。

还不忘朝着顾知意竖起大拇指:“妈妈,蛋蛋也好吃!”

大宝在一旁点头附和道:“嗯嗯嗯,妈妈做的蛋超好吃的。”

彩虹屁跟不要钱似的,把有吃的就是娘演绎的很到位了。

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那么享受,顾知意心里也开心。

虽然原主留下了一堆烂摊子,但也送了两个这么可爱的双胞胎不是吗?

没一会,桌子上的早餐被吃得干干净净,二宝摸了摸圆鼓鼓的肚子,笑的满足,吃饱了两个孩子又招呼着出去玩。

顾知意把碗筷收拾了,就到了院子里的摇井边,把碗洗了,还好早上的碗也不油,随便洗两下就干净了。

这边洗碗都是用的皂角跟草木灰洗的,刷碗的是晒干的丝瓜,虽然早上的碗不油腻,但顾知意实在接受无能。偷偷从空间挤了点洗洁精把这几个碗洗了。

没想到碗刚洗好,就有人上门了。顾知意刚好抬头望向来人,女人身穿深蓝色的棉布上衣,黑色的阔腿裤子,上衣估计穿了很久了,洗得有些发白了。

裤子上也有零星的几个补丁,可以说很有这个时代的特色了。

女人手里还挎着个篮子,用一块灰布盖着。顾知意按照原主的记忆认出眼前这位中年妇女正是原主的母亲刘玉兰。

大概是因为经常劳作的原因,刘玉兰皮肤比较黝黑,四十出头的年纪,要比她在现代看过的女人要老上许多。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农民都是靠田吃饭,出门见几个能跟顾知意一样不用出工养得细皮嫩肉的。

顾知意看着顾母已经推开门走了进来,忙把手往身上擦两下,问道:“妈,你怎么过来啦?”

刘玉兰大概是走了不少路程,额头上覆着一层汗珠。

微微的喘了口气,语气有些不善道:“怎么?我还不能来看看我的乖外孙了?”

顾知意从原主的记忆知道,原主母亲很疼自己这个女儿,不!

应该说原主全家都宠着她。这不,一有点什么好东西,顾母都会拎点上门,也亏得顾知意没嫁多远。不然可没那么方便了!

顾知意也没在意刘玉兰的态度,很自然的笑道:“哪能啊!您今天不来我都要找个时间回家去看您呢。”

随后笑呵呵的把她迎到堂屋去,还给顾母倒了碗水。顾母把一碗水喝了才感觉缓过劲来。

看着闺女结了婚还一副没正形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她骂道:“都当娘的人了,咋就没长点心呢?我问问你,你最近跟知青点那个下乡知青叫王什么的到底怎么回事?”

顾知意愣了一下,顾母说的应该就是王阳了,最近王阳总是时不时在路上制造偶遇,难免被一些好事的村民看见了。也不知怎的就传到了顾母耳朵里。

顾知意假装不知问道:“什么咋回事?”

顾母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她:“村里都在传你看上那什么王知青了。还说什么你这肚子也不知道是谁的种!你说说,你跟他到底怎么回事!你不会想着跟他回城里吧?”

顾知意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版本还不止一个?连肚子孩子是谁的种都传了出来,看来她还是低估了这些农村妇女的八卦能力了。

不过眼下还是先应付顾母要紧。

顾知意安抚了一下顾母,随后无奈的道:“妈,我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嘛?我能看上那小白脸?况且现在他能不能回城还两说呢。你女儿我又不傻。”

顾母也是情绪一上来,这会缓过神来,也觉得自己想多了,自己这个女儿最是争强好胜,怎么可能放着好好的官太太不做去找个小白脸呢?

“那你说说,村里人咋说你俩最近走得很近?总不能人家都看错了吧?”

这个理由顾知意昨晚就想好了,所幸现在原主还没跟王阳发生什么,善且还能补救。

“我这不是想着现在在家也没事做吗,想跟王知青借几本书,谁知道会被传成这样!”说完,顾知意还装一脸无奈又气恼的表情。

顾母想想也是,整个知青点也就听说这个王知青学问高,平时也爱学习。其他知青下乡这么多年,很多都放弃了,知识也都荒废了!

这么想着,顾母颇有些气愤道:”回头我准得说说那几个长舌妇,一天天的就知道李家长李家短的!“

顾知意倒没顾母那么气愤,毕竟七十年代的农村也没什么娱乐节目,唯一消遣的也就这些男女八卦了。

顾知意笑着揭开了这个话题,问了顾母今天带了什么好东西!

顾母掀开篮子上的布,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二三十个鸡蛋,底下还有一层布垫着。

“这不是看你怀了孩子吗!家里的鸡最近生的蛋攒了不少,你二嫂前阵子刚检查出来怀孕了,鸡蛋就没卖,想着给你也带点补补身子。”


发电报应该也是说这个事情,于是一大早起床,煮了一锅粥,炖了三碗的蛋羹,放在锅里温着,给两个孩子起了床吃。

因为想好今天要出门,所以昨天傍晚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林家,让林母今天来家里帮忙照看一下两个孩子。顾知意自己则是简单从空间拿了一瓶牛奶跟肉包,就吃得饱饱的了。

刚出门准备去林家,就远远见林母从村里走了过来,顾知意也就没关门,等到林母走到面前,才跟林母道:“娘,锅里我放着粥跟蛋羹,你一会先去吃了,孩子的先温着就行了。”

林母听她还煮了自己的早餐,有些惊讶,按照之前,顾知意都是直接让林母等到孩子醒了,让林母带着孩子去林家吃。没想到今天倒是自己做好了。还做了自己那一份?

虽然心里惊讶于顾知意的变化,但林母也没说什么,只是让顾知意放心去就行,自己会照顾好孩子的。交代了一番,也就让顾知意去村口神树下等大柱家的牛车去县城。

顾知意不是没有看到林母惊讶的表情,原本她也想着按照原主的性子行事的。

但是后来想想,既然想好跟林君泽过下去了。自己能装得了一时,难道还一辈子都装成那样?

顾知意可做不到,所以也就干脆放飞自我了。也亏得林母平时来往的不多。也没让人怀疑什么。

到了村口,果然看到一辆牛车等在那里,三三两两的人坐在了牛车后,特意做的小凳子上。

等到顾知意走上前, 坐在牛车上的大柱叔朝着顾知意打了声招呼“老四媳妇,又去县城啊?”

这个“又”字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车上的妇女都朝着顾知意看去。

看来对于原主经常去县城买东西的行为是颇为不认同的。但没办法,谁叫人家嫁的好呢。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顾知意倒是不介意,笑着回道“是啊,大柱叔。去看看有没有君泽的电报。”

赶牛车的大柱叔听她这么说也就没说什么了。顾知意把一毛钱车费交给了大柱叔,就走到牛车旁。

坐在车上最边上的中年妇女,朝着顾知意伸出了手,让顾知意扶着上车。

顾知意看向朝自己伸出手的妇女,认出了,这是林家不出五服的亲戚,是林父的兄弟的儿媳妇。姓刘,所以村里都叫她刘嫂子。

以前的原身是不屑跟这些农村妇女打交道的,不过自己不是原身,知道自己想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跟邻居亲戚的关系还是有必要打好的,所以也就承了刘嫂子的情。

也伸出了手,三两下就爬上了牛车,笑着跟刘嫂子道了声谢。刘嫂子见她今天没有往常的高高在上,疏离的感觉,也就多了几分跟她交谈的心思。

今天刚好是赶集的日子,等了没一会,牛车就坐满了人,大柱叔也就赶着马车往县城去了。

说句实话,现在的路真的不好走。路上都是泥沙路,坑坑洼洼的,坐在牛车上摇摇晃晃,顾知意觉得早上吃的早餐都快吐出来了。

所以在晃了一段时间之后,顾知意也歇了跟车上的妇女们交流感情的念头。闭上眼睛开始闭目养神。车上的人见她这样,也只以为她是不愿意跟她们交流。毕竟原身就是这样的。

顾知意也不在乎她们怎么想的了,只想着能快点到达县城。

牛车晃晃荡荡走了快一个小时,才到了县城,大柱叔在路口就把她们放了下来。并且约好了,想坐车就下午三点准时在路口等,过时不候。

顾知意好不容易下了车,不禁深深的吸了口气。

真是不容易啊,她已经想好了,除非有必要,不然能少来县城就少来吧。何况她现在这具身体还怀着身孕,也不好整天往外跑。

车上的妇女下了车就各自往自己要去的地方走去。顾知意跟刘嫂子打了声招呼,也就按照原身的记忆往邮局的方向走去。整个县城看着不大,基本上都是低矮的房屋错落在一起。

现在还没有开放经济,都还是公有制,不允许私人做生意。哪怕到后来的几年,私人做生意都会被人说是“投机倒把”。

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满地是黄金的年代,只要你能吃苦。基本上都能赚到钱。

但目前来看,整个县城大一点的建筑其实也就是邮局、供销社、粮站以及国营饭店。都属于国有经营,像大一点的百货大楼就要到市里才有了。

从路口下了车,顾知意就往南边走了十分钟的样子,就看到了邮局的牌子,其实说是邮局,也就是几间屋子打通了,这会寄信的一个窗口排满了人。

顾知意走到另外一个拿信件的窗台,把带的结婚证明跟村里开的证明,给了工作人员。确定好信息,签了字,就拿到了林君泽寄来的三十五块津贴,跟一些票据。

这会的工人每个月工资也就二三十块,已经算得上好的了。所以林君泽每个月寄回来三四十也是够够的了。

在普通人家里都够生活大半年的了。 当然这里不包括顾知意。

顾知意又问了电报,看着电报上写着“重伤!速来”后面是军区医院的地址。

现在的电报就是一张纸,上面写着电报,以及电报的内容,跟一张收据一样。

一般人没什么急事都是靠写信,虽然慢了点,但是一封信也才两毛钱。电报则是一个字就要四分钱,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写信。

这个时间点刚好是林君泽受了伤的时间,过段时间就该回家养伤了。

后面又回了部队,只是到了退休,也没爬到多高的位置罢了。

之前来的电报,似乎还是林老三跟林母一起去照顾的。

不过嘛,现在自己来了,自己要不要去会会这个便宜丈夫呢?

顾知意想了一会便不想了,把津贴的钱都拿了出来,一共是35块。顾知意借着布包的遮挡,把钱跟票据都放进了空间里。

毕竟外面再安全,也没有自己的空间来得稳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